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動機心態

孫子兵法,”始計篇”: 經之以”五事”
道: 投入戰場的初衷動機,企圖心為何? --> 為何而戰 ? 此最重要, 有堅定的決心和企圖心才能持續.
天: 天時, 決定投入戰場的人生規劃時機成熟與否? 現階段的家庭或自己的經濟穩固嗎? 家人是否在這個時間點支持?
地: 地利, 住家或工作離補習班的遠近,及交通等.
將: 帶兵打仗需良將, 同理,補習班的師資教學是否可以引導你抓住考試趨勢?老師教法是否適合你的情況?
法: 準備方向與方法是否正確?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多方面參考上榜學生的方法.
一. 心態與準備範圍:
A掌握基本盤:孫子<虛實篇>:”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故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 因此如果全都念,可能全都不會全都不精,把握住考試的趨勢,在有限時間下掌握住基本盤. 而考試的分布老師都會講.像這次生物雖然生態題很多,但曾正考前不管正課或總複習就ㄧ直強調演化生態很重要,ㄧ如預期的~~
B挑戰極限:今年的題目比如生物就可以看出來...後中出題的方向就是沒有方向,所以每一部份都不能忽略,(生理,分生,演化...)普化跟有機也是一樣(94有機難,95易,96更易...)孫子兵法,形篇:"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且唸書的心態就是,"勝可知,不可為"創造可勝的條件就是,唸書時別想到自己念的部分會出幾分,(不可為)而是要以不管題目何時何地出什麼類型的我都會,都有概念,(勝可知,極限)每個部分都要兼顧到(這與前面基本盤不違背,以老師掌握的趨勢為主)"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九變篇:"無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C.策略<孫子.軍爭篇>
疾如風:老師上課後的東西馬上複習,題目很多如普化,有機,至少做完選擇題
徐如林:盲目做題目沒有用,要先建立好自己的觀念輻射圖或樹狀圖,這部份有賴反覆的複習與唸書,時間慢沒關係,測底了解最重要.
侵掠如火:奠定基礎觀念後訓練做題目的速度,剛開始慢慢分析,之後熟練加快,考場上一定要預留檢查時間.
不動如山:其實就是EQ控制,這最重要,山在六十四卦屬艮,易經艮卦彖辭曰:彖曰:艮,止也。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率而後能得.”
諸葛亮曰:”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管別人念的如何,外在環境的誘惑如感情,玩樂等,都不能動搖自己當初報考的初中與企圖心. 且考生容易處在不安定的情緒下,思緒容易錯開,
<金剛經>提到 : 云何應住,云何降服其心? 這句話已經超越所有哲學和宗教,因為探討思緒的平復與控制,這是人類最難做到的.我推薦南懷瑾<金剛經說什麼>,有空可以看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