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論二: 同樣是"廿八星宿",蕭峰的廿八掌代表正面的丐幫, 而反派為主的丁春秋則是創立反面的"星宿派" 正好是老子講的:"反者道之動","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頃........" 也就是丐幫跟星宿派,剛好是正反相生, 本體一動,便產生正反對立的運用,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有善必有惡, 廿八宿系出同源,但小說裡表現不同.如莊子講的"聖盜同源" 易經繫傳也講: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 想到此,覺得金老的作品就天龍和射雕三部曲言,偏佛道家思想居多, 佛道同源,金老似乎前面出場精采的武功參考道家居多, 而最強的才以佛家高手(掃地僧,圓覺等),快速帶過收場. 結語: 金庸說過他早期早就想用"降龍廿八掌" 廿八數的設定靈感似乎早已隱含儒釋道三家思想在內. 當然一切只是本人猜想而已. 也許廿八這個數字是金老本人忽然靈光一閃來用也不一定.
2007年9月12日 星期三
降龍 廿八掌? 十八掌?
金庸要在新版的降龍18掌變成降龍28掌,很多人均疑惑金老的意思.
降龍廿八掌,我認為廿八的靈感來自於廿八星宿...
推論如下...
推論一:
金老小說很多是採用易經和老莊哲學的辭彙加以改裝而成,
(亢龍有悔,潛龍勿用...這些是乾卦爻辭.)
(九陰真經開頭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出自於老子)
古代天文學裡廿八星宿跟古人息息相關
孫子兵法火攻篇:"月在箕,璧,翼,軫,必起風."
王勃.滕王閣序:"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我想他根據在於易經繫辭傳:
"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 "
觀象於天,廿八是古人觀察天空的星宿數,天圓地方而創出先天八卦(乾,兌,....坤等).
十八正是孔子在繫傳中提到大衍之數,三變成ㄧ爻,六爻十八變成一卦
(女大十八變,18羅漢…到處都是18,也就是18這個數字為什麼和中國人關係這麼密切)
可以說是古人觀察天上的28星宿,進而整理成易經精華的占卦18變.
正好對應金老在小說中說的廿八掌經蕭峰和虛竹(影射庖犧氏,其實就是伏羲氏)
去蕪存菁後成為十八掌,傳於後世郭靖(影設孔子贊周易,也表示述而不作)
也剛好符合金老把天龍八部和射雕三部曲系統一致傳承的用意,
除了武功之外還隱喻帶入中國歷史道統的傳承,
對於早期金庸偏重於儒家道統思想是蠻說的通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