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1日 星期二

各科

二.各科:
1.國文 ( 考前最有把握的一科 )基本盤 : 其實把補習班的資料,包括老師的正課講義,總複習的資料全部看熟.平常準備一本小冊子,會把A. 平常自己讀到的佳句,B. 老師講義上畫線的句子,C. 自己讀課外書的句子抄錄在上,利用上班間的空檔,上夜班的空檔及週末日補習班下課空檔,搭捷運的時間看.多佳句對作文非常有幫助.選擇題方面,國學常識及語文以老師的上課五本講義和補充的筆記念熟.小學範圍如文字學,訓詁學,音韻以’總複習’講義為主.修辭學也是.選擇題我只有看補習班講義,其實就夠了.有時間建議平時就養成習慣閱讀古文,經史子集, 建議看古文觀止是不錯的選擇,我自己現在都直接看古書, 如朱熹的四書集注,一邊看一邊自己斷句,孫星衍的孫子十家注等,個人感覺,文科其實非常注重對文字的敏感度,多年前從學校畢業後開始接觸先秦經典, 以國學大師南懷瑾著作為主,佛道醫易兵等..而王冕老師則開啟我對經史子集的廣度.
2.英文 ( 準備的最心虛的一科 )
單字: A以王靖的字根字首單字本為主背誦.每天早起花半小時背一面,日積月累.字根字首一定要記熟,配合閱讀測驗記單字. 這次後中10題單字,我僅錯3題. 但在考場時我只肯定有3,4題答案,其他則是把單字帶入句子中念通順與否,在根據字根字首及平常背的單字本印象判斷.(考前一個月做一篇有關醫學的閱測, 選擇項裡出現”practitioner”開業醫這個單字,當時覺得對醫科的我們很重要我就把它記下來,沒想到英作文考出來了.)
B.也可準備一本有例句的拖福字彙,比較有體系且好背誦.
閱測: 王靖教的閱讀技巧非常有用, 最好是每天都練習個一篇. 講義寫完後再寫研究所考題.
作文: 一篇文章由句子組成,句子變化需要單字累積,故其實環環相扣. 我先把以前考大學用的長春藤英文句型本75個結構掃瞄一遍,讓自己習慣用英文表達思考邏輯,再買一本拖福英文範本(建強蘇明忠有出版一本拖福作文範例,說明四大寫作結構,PR,EX,MA,AD)挑幾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背誦.剛開始不習慣, 考前兩個月某天假日在補習班看書,休息時到三樓登峰美語櫃臺點選張文忠老師的作文試聽(原來老師看起來蠻福氣的…^^) 聽老師在短短二十分鐘內清晰講解拖福作文的結構有豁然開通的感覺, 再回去翻作文範本發現其實每一篇的結構都差不多,這時候再搭配平常練習的句子,背誦文章變的非常快. 考試時寫作就把平常練習的句型變化,換字應用套上去. 因為時間緊湊,除了模擬考,考前其實自己還沒完整寫過一篇作文.這次可能幸運吧,拿了15分.
3.有機化學 ( 覺得最好玩的一科 )由於是電機工程背景,看到一點兩點的東西直接反應到的是建構ㄧ階,二階的微分方程物理模型… !___! 現在要開始習慣它是電子.每週下班後趕上夜班,看亮公在黑板上畫了五個多月的反應機構,某天晚上亮公講到醇類生成製備反應時,突然抓到了電子路徑的感覺,有機其實就是圖像構型推理科學而已.
A.有機注重的是分子間的電子轉移造成的型態構型變化, 不用死背,只要掌握基本電子的轉移方法其實ㄧ理通,百理通.前四章是有機的基礎, 基本烷類,幾何構型變化,環烷,SN1,SN2等觀念,剛開課的三個月內非常重要,對後面的學習是關鍵.
B. 個人領悟 :
體會一 : ‘抓主證推病機’,同理,’抓產物推電子機轉’從實驗現象來抓分子構型與推理電子變化,其實跟內經中的辨證論治抓主證推理病機的思路有異曲同工之妙. 素問,”至真要大論”: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經由四診判斷主訴證, 根據十九病機抓出中心座標, 再根據五勝有無虛實判斷.同樣地,亮公曾說過有機化學是實驗科學, 以基本觀念可以推出可能產生的反應物, 但最後還是要以實驗的產物為主再回推反應機構, 根據特例解釋原因. 也就是靠邊站(自圓其說)來提出反應機構來反應產物. 有機產物千變萬化, <素問天原紀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 而<五運行大論>:’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有機反應千變萬化,但原則總不脫相對二字, 有親核相對必有親電,有加成必有消去,同樣地電子路徑必向穩定的生成構型靠邊, 在什麼環境條件下(天地)傾向加成或消去,抓住電子路徑,有機就抓一大半了.
體會二 : 反應的第一步是關鍵人體是一個複雜系統,, 不論正虛或邪實內經歸納為十九病機, 同樣地有機反應每一步反應都有關鍵點,比如同樣是開環反應,但卻因溶劑不同,影響初始反應物,導致第一步的差異,很多反應只要掌握第一步就可瞭解,當然這第一步也是根據結果回推的…其實很多事情不單化學反應,物理系統上的初始值,甚至破解武術,都決定在第一步,比如柔道,西鄉三四郎破解醍醐大悟的天狗摔就是以其驚人的動體視力看穿天狗摔起手式(只是舉例,沒看過沒關係,^^) 而有機反應上,我覺得亮公就是幫助我們看穿初始反應的眼睛,幫我們破解.
C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上課聽懂是一回事,回家自己念吸收多少,把書本蓋起來自己畫一遍就知道.剛開始學習基本上每一步反應,自己習慣也在計算紙上寫出來, 其實我把每一步都當成對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辯證論治. 從生成物以前四章的基礎推理下一步電子可能會怎麼走, 或根據生成物及催化劑判斷其反應物為何? 後面很多章節講到製備時就是在講這個推理路子. 剛開始學觀念步驟仔細理解 ,慢一點是正常的(孫子:徐如林),等到反覆練習熟練後結果自然記住. 解題時馬上可以反應.入考場時其實沒太多時間給你慢慢想,考場上解題靠的是速度.(孫子:侵略如火)
4.生物 ( 又愛又恨的一科 )
A.把補習班上課講義和題目都做完就很了不起了,不必要在去買什麼Cambo課本什麼的終極兵器. 以曾正老師的講義為主,觀念釐清後再做題目,適時搭配楊老師的口訣,幾個重要的大主題老師都會畫流程圖或表格比較,曾正老師我是上VOD課程,觀念聽完回家複習,一定強迫自己邊複習邊試著把老師的黑板上的圖自己畫一遍,如果可以畫的八九不離十表示你已經吸收成為自己的東西了.做題目方面我以19本講義後面為主,搭配老師發的上課25回題庫,總複習題庫則是完全沒時間寫了.講義的答案錯誤很多,有問題一定要解決,我因為利用假日上VOD班,所以問題都是先收集起來,留到每個月找一天週四五點下班後去館前路親自問老師,問問題前一定要先想一遍,把握老師上課講的再問 ( 老師最忌諱問他上課講到的. ) (我建議一般正職的考生建議先問有基礎的同學)
B.生物內容繁多,因此觀念理解後可以配合楊老師口訣加以記憶,也可用自己的方式記住. 老祖宗很聰明,我試著用他們的方法…內經<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易經系辭傳,”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沒錯,易以道陰陽,萬物皆可用陰陽圖象表示,比如生物九大特徵(Unity):
1.Order: 看的到的體制->陰成形; 次原子到生物圈坤卦象:厚德載物.
2.能量: 生物能量傳遞->陽化氣; 生態系流動能量天象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同樣在<陰陽應象大論>“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此及陰陽互根,形成形形色色的生物種類體制與生態環境.
3.生長: 序卦傳: 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 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 故Growth象屯卦.看易經的人很少,所以我不講太多,主要強調的是自己可以編口訣或圖像幫助記憶.從一點開始,到線,到面.就像曾正總複習的方式一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