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湯液論-莫枚士

湯液,亦飲也。《素》經脈別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朝百脈,行精於皮毛,毛脈合精;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精並行。其言飲入胃後,上下先後分布之序,即藥入胃後,與病相當之理。以其先布於上,故遇輕清之藥則先發,而與上病相當。但先發者先罷,至水精四布,而後輕清者已無力矣。其不能治下,而亦不足礙下者勢也。重濁之藥,其發既遲,當其輸脾歸肺之時,尚未盡發,必至水精四布,而後藥力始畢達,而與下病相當,此輕清治上、重濁治下所由分也。
經曰︰近而奇偶,製小其服也;遠而奇偶,製大其服也。皆取藥發遲速、部位高下為義。其入臟者,亦只云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攻,如酸先入肝云云,不必不入他臟也。後人不知古人製方之意,遂謂某藥入某經,某藥兼入某經。則試問胃氣被藥氣使乎?抑藥氣被胃氣使乎?夫固不辨而明也。乃或誤宗其說,如桂枝湯方,見其主治太陽病多,因以桂枝為足太陽經藥,殊不思太陰病亦用桂枝,而真武、理中、四逆,皆有加桂之例,吁!可怪也。
總之,湯液治病,分氣味不分經絡,與針法大異。
感想: 莫枚士此篇用內經氣味沉浮的概念解釋藥性是我見過最精彩簡潔的一篇, 老子曰:"至道不繁。" 古中醫學本來就如此簡單,奈何自從張潔古著<臟腑標本用藥式>後, 看目前所謂的主流,本草備藥,方劑,臟腑辨證分型...為了方便學習, 中藥引經竟變成了後是奉守不變的規範... 變成了所謂的"基本"... 反而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療效呢? 看現在市面上學這一套的大部分中醫師,藥味茫茫...
徐靈胎曰:"執經絡而用藥,其施也泥。" 唐容川曰:"將臟腑經絡氣化,合而論之,豈守引經抱使之淺說哉?" 信哉,此言也!

本經疏證序文節錄

醫道之見於載籍者,《靈樞》《素問》《難經》而上,《神農本經》為最古。諸經所論在審病,《本經》所論在主治,道實相為表裏,後之繼是書而作者,陶隱居《別錄》為最善,乃宋金元以來著本草書者十數家,其言愈多,其道愈歧,其說愈新,其旨愈晦,則皆求勝於《本經》,求加於《別錄》,而失之龐雜蕪穢者也。
世醫相沿承用不知其非,即號稱名醫者,又止講臨證習方書,而於《本經》與《別錄》則以尋常本草書視之,不能參互考訂,疏其文,而證其解,故古人用藥之意與藥之所以愈病,其說隱晦淹塞,以至於今。不知一病有一病之方,一方有一方之藥,一藥有一藥之效,不能審藥何以定方,不能定方何以治病,此閏庵鄒君所以有《本經疏證》之作也。

陳慎修.勸讀十則節錄

凡積重難返之勢,驟奪其所好,世所驚疑,今且淺而商之。明藥性始於神農本經,論病情始於靈樞素問,以藥治病,始於伊尹湯液。迨漢仲景出,集之經方,著傷寒論及金匱玉函經二書。仲師書,文義古奧難讀,即劉、張、朱、家,雖尊仲聖之名,鮮有發揮。更有庸妄者,顛倒是非,謂仲師專工於傷寒,其桂?麻黃,只行於西北,宜於冬月。以芎蘇羌獨荊防等劑,為感冒切用之品,以補中歸脾八珍六味等方,為雜病平穩之方。百病不究根由,只以多熱為陰虛,多寒為陽虛,自誇為挈領提綱之道,究竟偽術相師,能愈一大病乎?
經方效如桴鼓,非若後世,以地黃補陰,以人參補陽,以香砂調氣,以歸芎調血,籠統浮泛,待病氣衰而自愈也。內經云一劑知,二劑已,又云覆杯而臥。傷寒論云:一服愈不必盡劑。可知古人用藥,除宿疾痼疾外,其效只在半劑,一二劑之間。後世如薛立齋醫案云:服三十餘劑,及百劑效。李士材云:備參五斤,期於三月奏效。此豈果服藥之效哉?乃病氣衰而自愈,若輩貪天之功而為己力也!于閱其案,深憫病人之困於藥,甚於桎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