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傷寒論通釋讀後感

人衛出版, 本書以宋本編排順序為主, 藥理以<神農本草經>,及時代接近的<名醫別錄>為主, 其中本經多採 鄒澍<本經疏證> (這本是我目前看過的藥物學中最棒的一本,很想寫讀後心得,可恨的是現在沒時間呀...) 宋本傷寒論歷來各家注疏極多, 本書特點在於'以經解經'的方式, 李心機透過東漢張機時代前後背景的考察與書籍, 以及傷寒金櫃條文前後比對注解,不同於成無己之後提出的'六經' 走的是以李克紹的'六病'觀點, 把六病歸納成 <早期-典型症狀期-轉歸期> 鄭欽安<傷寒恆論>當中提出的一些條文疑問,李心機已經以比對的方式找出來, 以經注經找出病機,言之有物,故推薦之~

論<素問五臟補瀉>

說法一. 五臟適其性為補,逆其性為瀉, 說法二. 老子:”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不足則補,有餘則損, 兩種歷代前輩都有提到,以下以第一種講法說明, 一樣從原典談起,本草備要前的藥性總義見於<內經>, <素問.臟氣法時論>: 一.先論五臟所苦: 1.“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尚書.洪範>”木曰曲直”,因肝主春生之氣,太急則揠苗助長, 且怒傷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故苦急,需甘以緩之. 2.“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心主火,“火曰炎上”,緩則逆其上衝之勢,故以酸收之. 3.“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脾屬土,”土爰稼墻”,土為坤,<易經.坤卦象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土地化育萬物,太過(濕)則耕稼作物無法生長, 且脾濕則游溢精氣功能失調<素問.經脈別論>,故以苦燥濕. 4.“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肺屬金,”金曰從革”,主秋令肅降,故升為逆,故苦瀉以降上逆之勢. 5.“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腎屬水,水臟喜潤而惡燥,”水曰潤下”,故以辛潤之. 二.次論五臟之所欲及補瀉(受邪-反其性) 1.”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肝主生發,受邪則木鬱而散,故急食辛以散之返其本性,散其木鬱,故為補. 酸主收斂,反其性故為瀉. 2.”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 雖火本性炎上,但受邪而心火太過則剛燥,故食鹹以軟之, 另心火亢進腎水不足以救火,鹹屬水,食鹹以上濟心火益心氣. 甘緩逆其性則上面已講過了. 3.”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脾受邪則土鬱,土地不翻鏟無法耕作,同樣地若過於湧洩則水土無法保持 ( 921之後,臺灣地質鬆動,每逢颱風必淹大水 ),故湧瀉太過(苦)與土實堅硬(鬱) 皆失去載育萬物功能,故以甘緩其鬱,苦湧瀉則逆其緩性. 4.”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5.”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餘臟仿此,推理就省略了… 另<素問.至真要大論> 「木位之主,其瀉以酸,其補以辛。 火位之主,其瀉以甘,其補以鹹。 土位之主,其瀉以苦。其補以甘。 金位之主,其瀉以辛,其補以酸。 水位之主,其瀉以鹹,其補以苦。」 從四時主客之氣,時令當至而未至為不足則補,時令未至而氣候先至為有餘則瀉, (也是從自然的另一角度看,可參考"清.張志聰"的論點 <- 系圖有張前輩的著作), 可以和<臟氣法時論>互相呼應.

論<靈樞本神篇>之神與思

試著以經解經推理看看..
一.神.
靈樞<本神篇> "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在<決氣篇>提到:"常先身生,是謂精", 也就是未成形前稟受天一之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屬腎) 此即"先天之本在腎". 而在<平人絕穀篇>則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 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在素問<經脈別論篇>對食飲脈道吸收則細分為: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濁氣歸心,淫精於脈。" "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佈,五經併行。" 此即"後天之本在脾." 故可總結為受先天所生之精與後天水穀之精而生此"神", 故曰"兩精相搏,謂之神".
二.思
同樣在本神篇裡提到: "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素問<調經論>:"腎藏志",腎管記憶與思考, 張志聰<靈樞集注>對此說明"意之所存者志也,志有所變者思也" 志用口語講就是記憶,因志存變,也就是意念一動就是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