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靈樞.五十營》之小計算

《靈樞五十營》: 「故人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 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 十息,氣行再周於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氣行十周於身,下水二十刻 ,日行五宿二十分。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 皆盡脈終矣。所謂交通者,並行一數也。故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壽矣,凡行八百一十丈 也。」
從<衛氣行>,<五十營>等篇,知古人以"漏水刻"來記錄營衛循行時間,
一呼三寸,一吸三寸,故呼吸定息,即氣行六寸。
二百七十息:6x270=1620=十六丈二尺,此即一周身也,下水二刻。
二千七百息:十周身。
一萬三千五百息:5x2700=13500 – 五十周身 – 五十營。
周身十六丈二尺,五十周即50x16.2=810丈也。

探賾索隱,勾深致遠 - 結合先端的數理與傳統中醫之認知來窮究巨觀模型之本質

碩士畢業後選擇了系統廠擔任研發工程師。自從碩士班畢業後,開始接觸易經,體認到卦象的本身,從狹義來講,即是一個非線性時變系統,繼而推廣至佛、道、醫、易、兵等先秦中國哲學,搭配自己本身的數理專業,中醫探討人體巨觀系統。而整合人體系統模型必須建構在巨觀基礎上的非線性控制理論,而非以傳統的生物統計,在複雜系統上僅以一個高斯指數模型來論述,充滿了非常不確定性。若用非線性的模型以電腦去建構一個碎形幾何解,便可掌握其獨特性。(與現在的實驗科學不同,碎形幾何解注重定性而非定量)
從在竹科研發的經驗談起,一般系統廠研發生產模式為:整合系統參數->制定流程 -> 生產線作業 -> 出廠。舉光碟機來說,其制造標準程序和產品測試非常詳實,但每每還是收到客戶退回檢查,原因就是良率問題,想想看,一台各方面細節皆掌握的機電系統也會有良率高低的發生,何況是比光碟機複雜百倍的人體呢。
每個人基因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論是外觀的高矮胖瘦還是內部的大體解剖,相異性更是不同,況且人類不同於機電系統,是有生命的! 研究非線性數學模型需要數學物理進階的基礎,雖然門檻高但非常有趣,因此我選擇中醫發展。
扁鵲云:"病應見於大表,不出千里,決之者眾。" 仲師云:"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禀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
老祖宗們早已體認到人體複雜系統不從巨象觀是查覺不出其變化的,相對於現在西醫微觀化約到分生的機制思維,根本是走倒退的回頭路,確反過來譏諷中醫的不科學...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從若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信哉此言也!

短篇喻昌醫話注釋分析

原文於喻嘉言醫話-傷寒門-徐國禎傷寒六七日 承氣 按:「承氣」在此應指大承氣湯。
原因:「承氣」可能指大承氣湯、小承氣湯或調胃承氣湯三種。
1.依本段前後文看,喻昌言:「反可用大黃、芒硝乎?」故必定不是指小承氣湯,因其組成為大黃、枳實、厚朴,無芒硝。
2.以承氣與服之醫者曰:「身熱目赤,有餘之邪,躁急若此。」依大承氣與調胃承氣之條文比較來看,徐靈胎《傷寒論類方》:「芒硝善解結熱之邪,解已結之熱邪,大承氣方用之;調胃承氣以解將結之熱邪,其能調胃則全賴甘草也。」調胃承氣,微和胃氣,非大熱大燥之證。故可判斷醫者根據「躁急若此」用之承氣即指大承氣湯。

傷寒論今釋序例訂正

陸淵雷言:「雉閒子炳之書」師之「類聚方」
雉閒子炳
前言:經查詢「陸淵雷」在敘例中筆誤,「閒」應改為「間」,且全名應為「雉間煥子炳」。故此題需作訂正。
原因:「陸淵雷」在敘例中所列之漢和醫家,均為傷寒論條文之引注,查「雉」之平假名為「キジ」,考《傷寒論今釋》卷六.陽明篇:「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引「雉間煥」注:「心下痞硬,嘔而胸滿,腹拘急者專主之。又治小兒平生頻吐白沫者。」查本書中僅「雉間煥」與「雉閒子炳」之平假名開頭一樣,故推論「雉閒子炳」應指日本醫家「雉間煥」。
追查:《大漢和辭典》及《日本國語大辭典》均無「雉間煥」,故追查方向改往日本傷寒論著作版本及日本大學圖書館檢索。
一、《傷寒論版本大全》 參考:《傷寒論版本大全》 林霖編輯 學苑出版社 北京市萬壽路 西街11號 2009/9出版 內容:《類聚方集覽》 雉間煥 1803年。
二、名古屋市立大学 參考:「名古屋市立大学」分館之大神文庫 內容:《類聚方集覧雉間煥子炳著,享和3年序刊,共2卷1冊。
三、早稻田大學 參考:「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資料庫目錄簡索 內容:《類聚方集覧》. 上,下 /吉益東洞ヨシマス, トウドウ原著,; 雉間煥キジマ, アキラ標注。
結論:原文「雉閒子炳」,一方面可能是陸淵雷在寫《傷寒論今釋》敘例時出現筆誤,另一方面是出版印刷時活字選錯了,自從民國後全盤西化,讀古醫書者不多,經過近百年的翻刻抄印,此錯誤未被發現。

人不知而不慍?

易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 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自問: 各從其類,若不遇其類則不知己,如此真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慍」的逍遙嗎?
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憂則違, 俟機而動,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自己達不到這個境界,根本稱不上所謂的逍遙吧...
丁亥年大寒 跟診有感